四川省誠實守信模范張巧
發表時間:2019-11-15 | 來源:江油文明網
張 巧,女,漢族,1988年9月生,四川江油人,2010年參加工作,200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西華師范大學法律專業大學畢業,現任江油市義新敬老院院長。
她用行動詮釋信義,用擔當履行責任,用真情感動他人,用無悔鑄就忠誠。她履約踐諾,兌現不負自我的承諾,踐行給老人們溫馨家園的許諾。沒有氣壯山河的豪言,只有潤物無聲的堅持;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春風化雨的付出。她為敬老院帶來了朝氣與活力,為老人們找到了歡樂和自信。她為老人們養老“送終”,是老人們最信任、最依賴、最牽掛的人。她是江油市義新敬老院院長,院內近百位孤寡老人唯一的“親人”。2019年11月被四川省評為誠實守信模范。
選擇:用青春許下千金諾言,點亮暮色人生
“把環境美起來,把希望燃起來,把老人請回來”,她做到了。2011年底,23歲的張巧在家人的反對聲和眾人的質疑聲中,堅定地選擇參加江油市義新敬老院院長競聘。她以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鄭重的承諾、滿腔的熱情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敬老院院長?;九c暮年如同天壤,卻融合成了她的人生追求。
初到敬老院,面對的是冷清、灰暗、雜亂的院落,以及存在不同程度身體、心理、智力、精神殘疾的31位五保老人?!拔覟槭裁磥磉@里?”“我能做什么?”張巧內心害怕、惶恐,但沒想過退縮和放棄。她主動系統學習敬老院管理知識,到外地模范敬老院學習先進經驗,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自己的管理思路——“四定管理模式”:定置管理、定期輪崗、定時評比、定職獎懲,將敬老院分為辦公區、住宿區、休閑區、公示區,并根據每位老人性格特征、個人愛好和身體狀況,因人設崗,在院內成立了安全、膳食、護理、清潔、養殖、種植小組,讓他們發揮特長,讓老人從點滴生活中建立深厚情感,增強集體觀念,找到自我價值,真正成為敬老院的主人。
她決心要把敬老院變成美好的大家庭,帶著老人們開始修整院子、栽種花草,用明媚鮮艷的圖畫裝飾全院里里外外。接著,她又從山邊的小破棚、河邊的小舊屋、林邊的小土房里……陸續接回了39位散居的“五?!崩先?。曾兩次離開敬老院的龍仕貴老人感嘆到:“活了大半輩子,現在終于有家了,真好?!?/p>
堅守:用諾言踐行厚重責任,燃放生命光彩
“用五彩斑斕裝扮灰色暮年,用點滴情懷溫暖落日孤單,用無私大愛創造生命奇跡”,她做到了。2013年夏天,院里的馮存才老人突發腦溢血,生命垂危,張巧在醫院陪伴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皬堅洪L,我不想孤孤單單,不要把我埋在荒郊野嶺……”,孤單慣了的老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陪伴的向往?!白尷先嘶畹糜袃r值、走得有尊嚴,這不僅是院長的責任,更是對生命的敬畏?!睆埱稍诰蠢显旱拈e置坡地上給離世老人又建了一個“家”,馮存才便成為第一位搬進“新家”的老人。
愛情并非年輕人的專利,幸福也不受年齡所限制。2014年重陽,敬老院迎來了一場隆重的婚禮,張巧挽著兩位年邁的新娘閃亮登場。83歲的秦桂英與69歲的王世民、59歲的劉平與71歲的馮超全在張巧的支持幫助下打破思想顧慮、卸下心理負擔,初嘗了婚姻的滋味,圓了殘缺的人生。老人們感慨:“想都不敢想這輩子還能有這么一天!”
在敬老院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愛能鑄就生命的奇跡。長年患有肺氣腫的劉平在2017年被第4次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張巧趕到醫院握住老人的手,不斷重復:“你不能死,你死了我接受不了,你老伴也接受不了……”。她喚了兩小時,哭了兩小時,也許是張巧嚎啕的哭聲嚇退了死神,也許是她的悲慟打動了上蒼,兩個多小時后老人幽幽地睜開了眼,將插滿管子的手伸向張巧,淚流滿面,用盡力氣拼出了幾個字:“吃飯了沒”?那一刻,張巧再次忍不住放聲大哭。
“讓老人牽起手兒來,笑出聲兒來,活出味兒來”,她也做到了。8年來,義新敬老院的老人們吹過生日蠟燭、煮過長壽面,喝過珍珠奶茶、吃過巧克力,穿過情侶裝、戴過結婚戒,站過領獎臺、上過真人秀,逛過動物園、去過海洋館,賞過西湖景、背過李白詩,坐過動車、乘過飛機……在農村孤寡老人灰暗世界里,最遙不可及的事物都一一實現了。悲與喜總是交替上演,這里的故事很多,篇幅很短,張巧一直期待:驚喜,再多一點;時間,再慢一點;生命再長一點!
升華:用責任抒寫孝親華章,弘揚傳統美德
“血脈定義不了親情”,她堅信有愛就能成為一家人。8年里,張巧不忘初心、堅守承諾,用青春和大愛、忠誠和奉獻履行社會責任,讓近百位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家;8年里,張巧為34位離世老人“送終”,她悲傷過、矛盾過,但依然選擇忠誠這份事業。
“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她堅信有愛就能分享與傳遞。如今,義新敬老院就像一朵太陽花,綻放溫暖和光芒。張巧的典型事跡、敬老院的成功經驗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先后榮獲“四川省敬老文明號”、“四川省二星級敬老院”榮譽稱號,《四川日報》、四川衛視、《綿陽日報》、《綿陽晚報》、綿陽電視臺、江油電視臺、《江油記憶》等媒體、報刊專題報道敬老院和張巧的先進事跡,張巧也因此被民政部、教育部、團中央等七部委表彰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2015年2月,張巧受邀帶領院內老人走上了浙江電視臺《中國夢想秀》的舞臺,向全國觀眾展示了一名80后年輕人的夢想、責任與擔當。義新敬老院積淀形成的孝親文化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2015年8月,北京大學6名學生在義新敬老院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2016年10月,江油市建設四川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綜合推進示范市推進會暨第二屆孝親文化節在義新鎮召開,全市中小學生紛紛到義新敬老院感受孝親文化、接受傳統教育,義新鎮成為了江油市孝親文化節的固定承辦地。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庇腥藛枏埱?,工作為什么那么拼。她回答:或許,干好一份工作是出于責任,但要干出精彩,一定是熱愛和忠誠。